MEMS傳感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?
MEMS傳感器(微機電系統傳感器)的工作原理基于微機械結構與半導體技術的結合,通過物理形變或化學變化轉換為電信號實現感知。以下是核心原理及典型類型:
一、基本工作原理
機械結構形變?
MEMS傳感器通過微米級機械結構(如硅薄膜、懸臂梁)感知外界參數變化。例如,壓力傳感器中的硅薄膜受力形變,導致嵌入的壓敏電阻阻值改變(壓阻效應)或電容板間距變化(電容效應)?。
信號轉換與處理?
形變產生的電信號(電阻/電容變化)通過配套ASIC芯片進行放大、濾波和數字化處理,最終輸出可讀數據?。例如,加速度計通過檢測質量塊位移引起的電容變化測算加速度。
二、主要類型及原理
壓阻式傳感器?
原理?:硅薄膜形變導致惠斯通電橋電阻變化,轉換為電壓信號。
應用?:絕壓測量(如胎壓監測),精度達±0.1% FS?。
電容式傳感器?
原理?:電容板間距隨壓力改變,通過檢測電容值變化測算壓力。
優勢?:適合動態測量(如智能手機海拔計)?。
壓電式傳感器?
原理?:壓電材料(如石英)受力產生電荷,用于高頻振動檢測(如發動機爆震)?。
三、技術特點
微型化?:采用雙面光刻工藝,尺寸可至毫米級?。
高集成度?:機械結構與信號處理電路集成于同一硅片,提升可靠性?。
低功耗?:電容式方案功耗低至微安級,適合穿戴設備?。
MEMS傳感器通過融合微機械與電子技術,實現了對壓力、加速度、溫度等參數的高精度感知,其工作原理的多樣性使其在汽車、消費電子等領域廣泛應用?。


